網絡安全防護迎來新需求


如今,隨著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加速走進生活,網絡安全防護面臨新形勢、迎來新需求。8月初,由中國互聯網協會、中國人工智能學會、中國軟件行業協會等共同主辦的“第十二屆互聯網安全大會”舉行,人工智能及相關產業如何實現更加安全的發展,成為不少與會人士關注的焦點。
匯集各專家的意見分享如下: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副主任說,當前,萬物互聯、產業數字化日趨明顯,經濟社會運行和人民生產生活對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依賴性日益增強。截至目前,中國已完成備案并上線、能為公眾提供服務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大模型達180多個,注冊用戶已突破5.64億。在此背景下,維護網絡安全需要企業、社會組織、網民等各方共同參與。
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絡安全管理局局長認為,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網絡安全的基礎性、保障性作用日益凸顯。“AI+安全”將進一步激發更多網絡安全防護新需求,催生網絡安全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
“要充分發揮海量數據和豐富應用場景的優勢,以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等數字化新場景為牽引,以電信和互聯網等安全管理要求為基礎,以網絡安全能力建設為抓手,不斷提升網絡安全產業供給水平,促進供需兩端有效對接,強化新型工業化保障能力。”
“人工智能是當前備受關注的創新技術,也是引領未來的關鍵技術。近年來,人工智能正在從以原始創新為特征的研發帶動階段進入原始創新與應用創新并行的賦能實體經濟階段。”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理事長說,人工智能發展的同時也會帶來一些安全問題。人工智能與網絡安全深度融合,將為互聯網產業升級提供強大動力,應鼓勵互聯網企業利用AI技術提升安全防御的智能化水平。
在世界互聯網大會秘書長看來,隨著互聯網與生產生活深度交融,確保網絡安全是發揮互聯網全球紐帶作用的關鍵,更是實現人工智能為人類社會帶來福祉的基礎前提。他說,處理好網絡安全和人工智能的關系,要開放合作,推動協同共治,進一步匯聚產學研用各方力量,推動數字安全與新一代信息技術協同創新、示范應用、融合發展,構建理論交流、技術合作、人才培養的良好生態。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認為,人工智能和經濟社會深度融合,不僅促進了行業應用的創新,也為各行業轉型升級、生態重塑提供了新動能。未來,一方面要加快推進大模型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其在更多行業和中小企業普惠使用;另一方面要推動建設高質量的“數據集”,在人工智能技術發展、應用落地、安全治理、國際合作等方面加強跟蹤研究。
來源 | 中國信息產業網